那達慕現場表演
鄂爾多斯在全域旅游以及旅游供給側改革的號召下,憑借濃郁的民俗風情以及優越的自然景觀,著力打造休閑度假旅游勝地,通過發展區域旅游,在經濟層面,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轉型,提高經濟競爭力;在社會文化層面,繼承發揚民族特色文化,把鄂爾多斯文化推向世界。
一、鄂爾多斯的旅游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結構轉型,創新強市”的戰略實施下,鄂爾多斯加快產業轉型的步伐,提出“大旅游”的發展戰略,圍繞“成吉思汗長眠地,鄂爾多斯蒙古風”的城市旅游形象,主打“天驕圣地、大漠風光、民族風情,休閑避暑”四大旅游產品,著力構造“五區二線一中心”的旅游發展格局,貫徹實施“區域合作、提升五區、構造一帶、放飛兩翼”的旅游產品空間布局的建設原則,力圖把鄂爾多斯建設成為北疆富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一)旅游資源現狀
伴隨1984年響沙灣和1985年成吉思汗廣場相繼開放,鄂爾多斯的旅游業拉開帷幕,從此,鄂爾多斯旅游高舉“發展”的大旗,不斷開發自然旅游資源的同時,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資源。在眾多發展戰略及政策的引導下,形成了以鄂爾多斯草原風光和響沙灣沙漠風情為主的自然資源,以成吉思汗蒙古文化和鄂爾多斯婚禮民俗文化為主打的人文旅游資源。在資源數量的表現形式上,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有國家A級景區和工農業示范點47家,其中,包括成吉思汗陵和巴圖灣兩家國家AAAAA級景區和21家AAAA級景區、4家工農業示范點。
(二)旅游交通現狀
隨著旅游市場及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出行方式的選擇日益多元化,旅游交通也呈現新態勢。對于小交通來說,鄂爾多斯市內交通不斷完善,2016年5月,舉辦了“旅游專車”啟動儀式,保證了每條旅游干線的安全暢通的同時,實現了旅游專車線路的全覆蓋,及各景區間的通暢度。在大交通方面,截止2016年,鄂爾多斯為潛在旅游者提供了客車、火車、動車及飛機等出行工具的選擇。
(三)旅游基礎設施現狀
隨著經濟日益繁榮,鄂爾多斯市市委、市政府實施政府主導和社會聯動的發展政策,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使民間資本參與旅游,調動社會對旅游的積極性。截止2015年,全市共有星級飯店33家,其中,五星級飯店1家,四星級飯店8家,共有98家旅行社,包括5家國際社,旅游直接從業人員有3萬多人。
(四)旅游市場現狀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旅游形象進一步提升,旅游產業不斷壯大,主要客源地有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一二線城市。2014年,全市接待旅游者751.2萬人次,同比增長15.4%,其中入境旅游者31059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97.1億元,同比增長29.3%。2015年,預計接待游客90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55億元,預計占全市GDP的5.7%。“十二五”期間,全市接待旅游者3406萬人次,年均增長15.6%,預計實現旅游總收入825億元。
二、鄂爾多斯市旅游發展的優勢分析
(一)資源優勢
旅游資源是發展旅游的基礎,資源的質量和數量直接決定客流量的多少。鄂爾多斯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悠久的文明歷史,造就了豐富多樣的旅游資源。鄂爾多斯位于北緯39°,依托21度的夏天,打造休閑避暑旅游產品。鄂爾多斯西、北、東三面都被黃河環繞,豐富的原生態旅游資源,集峽谷、沙漠、草原、湖泊于一體。有平原、高原、和丘陵,豐富的地貌類型孕育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有廣袤的庫布其大漠風光、“會唱歌的沙子”——響沙灣、休閑生態度假地——恩格貝生態旅游景區、遼闊的鄂爾多斯草原旅游區、排列似北斗七星的七星湖景區、霸氣磅礴的黃河峽谷等。
鄂爾多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舊石器時代,古老的人類“河套人”就在薩拉烏蘇河流域繁衍生息,創造了著名的“薩拉烏蘇文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遺留至今。秦統一全國后,秦始皇修筑了中國古代的第一條高速公路——秦直道,縱橫鄂爾多斯。漢元帝時期,漢朝和匈奴的和親,宮女王昭君經鄂爾多斯嫁入匈奴,后來在黃河渡口邊有了昭君墳。元朝時期,鄂爾多斯作為皇室封地,至今流傳著許多元朝文化,成吉思汗去世后,鄂爾多斯部落的達爾扈特人作為守陵人,誕生了現在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區。
鄂爾多斯燦爛的歷史孕育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構成了濃郁的民俗風情。充滿神秘色彩成吉思汗祭祀和浪漫的鄂爾多斯婚禮等民俗旅游資源也有待開發。
(二)交通優勢
交通是發展旅游的決定性因素,旅游目的地的可進入行越強,游客的出游率越高。鄂爾多斯位于鄂爾多斯高原腹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是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借著煤炭經濟繁榮時期,鄂爾多斯市大發展交通,完善交通網,構建交通體系。
現如今,市境內共有10個長途汽車站,可到達324個城市,共有733條長途汽車時刻表,全市高級公路總里程2213公里,占全區總里程的1/5以上。市內有3個客運火車站,鐵路運營總里程1770公里,占全區的1/7是全國鐵路通車里程最長的地級市。鄂爾多斯站于2016年5月15正式運營,從呼和浩特到鄂爾多斯站的“和諧號”標志著鄂爾多斯告別“無動車”時代,兩組4趟動車方便了“呼包鄂集”四地之間的人員往來與經濟交流,銜接了到成都、杭州等二線城市,為鄂爾多斯添加了與全國對話的窗口。
2007年,鄂爾多斯有了自己的機場,2008年機場擴建,邁向國際化,2016年初,鄂爾多斯機場榮升為4E級國際機場,開通國內航線41條,同年4月,開通首條通往韓國的國際航線,標志著鄂爾多斯邁出從“空中通道”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據了解,鄂爾多斯機場下一步還要開通去往伊爾庫茨克、烏蘭巴托、香港等地的航線,力圖把鄂爾多斯建設成祖國北方重要的航空樞紐。
(三)經濟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鄂爾多斯抓住國家能源西移的時機,經濟突飛猛進,創造了“鄂爾多斯奇跡”。“十二五”期間,鄂爾多斯GDP穩居全區第一。現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市,同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共同構成“金三角,與松原、呼和浩特、包頭一起被稱為“中國北方經濟增長四小龍”。此外,鄂爾多斯還設有專門的文化旅游資金,極大的促進了區域旅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