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盼養殖的4萬羽鵪鶉光賣蛋一年就能實現純利潤十多萬元
初見陳盼,這個有些靦腆的小伙子話并不多,但說起自己心愛的鵪鶉,他便打開了話匣子。
2009年,陳盼從新疆科信學院俄語專業畢業,在烏魯木齊從事旅游相關工作。2017年回到家鄉博湖縣塔溫覺肯鄉東大罕村開始從事鵪鶉養殖。如今,他養了4萬羽鵪鶉,每天產蛋240公斤,年收入達到近20萬元。“我從小就喜歡鵪鶉,一是它和其它家禽相比很可愛,造型呆萌;二是因為它能幫村民致富。”陳盼說,今年他打算擴大養殖規模到10萬羽,并組建鵪鶉養殖合作社,打響博湖縣鵪鶉品牌,幫助更多鄉親從事鵪鶉養殖。
鵪鶉帶來初步效益
1月14日,來到博湖縣塔溫覺肯鄉東大罕村博湖湖鴨養殖合作社,還未進入養殖場,便聽到“啾啾”的鵪鶉叫聲。走進養殖房,成千上萬只體小滾圓、灰褐斑相間的鵪鶉或覓食或競相爭搶,不時會有鵪鶉蛋滾落到養殖籠下方的蛋槽中。走近觀察,這些小家伙的形態與雛雞很相似。
正在清撿鵪鶉蛋的陳盼樂呵呵地說:“鵪鶉養殖可以說非常適合一般農戶,投資小,生長快,周期短,市場前景廣闊。今年,我養殖的4萬羽鵪鶉光賣蛋就能實現純利潤十多萬元。再加上年終銷售產蛋率低的老鵪鶉,一年能帶來近20萬元的收益。”
今年31歲的陳盼是塔溫覺肯鄉第一個鵪鶉養殖戶。他養鵪鶉離不開父親陳繩觀的影響。陳繩觀是江蘇人,有著非常豐富的養殖經驗,“以前在江蘇我就搞養殖,1996年來到新疆后也陸續養過家禽。”陳繩觀說,201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一個朋友在批發鵪鶉蛋,銷路很好,這讓一直養鴨的他動了心。
妻子宋玉玲同意讓他試試后,當年,陳繩觀跑遍了河南、陜西、四川等地,將1萬羽鵪鶉苗帶回了博湖縣,“剛開始以為養鵪鶉跟養雞差不多,但養起來才知道完全不是一回事。”陳繩觀說,鵪鶉雛苗只有大拇指那么大,前腳剛放進籠子里,后腳它就“撲通”掉在了地上,有的當場死了,有的拍著翅膀在地上掙扎。陳繩觀買回窗紗鋪在籠子里,這才讓初來乍到的小鵪鶉有了窩。解決了籠子問題,緊接著就是喂養技巧,陳繩觀每天起早貪黑,以養殖房為家,看到鵪鶉雛苗吃食費力,就把飼料顆粒揉碎喂,看到鵪鶉糞便稀,就喂涼開水……
“鵪鶉體型小,抗病能力差,所以管理特別嚴格,溫度、濕度、飲水、飼喂都要照顧到。”陳繩觀說,為了養好鵪鶉,他花了不少力氣學習相關知識,逐漸掌握了控溫、控濕、防疫等技術要點。兒子陳盼節假日從烏魯木齊回到家中也會跟著他一起學習養殖鵪鶉,并喜歡上了這些小家伙們。到了年底,這1萬羽鵪鶉給陳繩觀帶來了近5萬元的收入,這讓他堅定了繼續養下去并擴大規模的想法。不料,事情卻發生了轉折。
兒子接班擴大規模
2017年的一天,正在養殖場撿鵪鶉蛋的陳繩觀突發腦溢血,被送到了醫院,“在醫院,我老是掛念那些鵪鶉沒人喂養,老伴又要在醫院照顧我,急得我沒辦法。”兒子陳盼從烏魯木齊趕回來,看到父親焦急的樣子,默默離開病房,撥通電話辭了職。
陳盼說,母親宋玉玲聽說他辭職了,還發了不小的火,“我媽很反對我回家養鵪鶉,她覺得我放棄穩定的工作回來養鵪鶉,還用不到讀書所學的知識。“
不過當看到兒子把鵪鶉打理得很好,在陳繩觀勸說下,宋玉玲也放下了擔心。
如今,陳盼就住在1000平方米的養殖場里,每天早上7點左右,他就起來給鵪鶉喂第一次食,“這些小家伙一天得喂三頓,比人吃飯還準時。”陳盼說,為了讓鵪鶉們吃得好,他跑遍所有鄉鎮的飼料廠比對發現,本地產的玉米是最佳選擇。
除了喂食外,陳盼還要定時每兩天清理一次水槽、一個禮拜清理兩次糞便,養殖場的角落還有育雛室,是他專門設立的。“這些都是剛剛出殼的小鵪鶉,對溫度要求很高,我就架了4個爐子,安放了溫度計,保證育雛室溫度在40攝氏度,讓小鵪鶉們安然過冬。1個月左右,它們就可以產蛋了。”陳盼說,如今4萬羽鵪鶉全部進入產蛋高峰期,每天能產蛋240公斤,每公斤15元左右,主要銷往巴州各地,供不應求,“整個巴州一天的消耗量在5噸左右,可現在都滿足不了博湖縣市場的需求。下一步,我打算繼續擴大規模,年底預計養10萬羽,每天產蛋800公斤。”
看到陳盼父子倆養殖鵪鶉賺了錢,不少村民前來“取經”,哈爾恩根村的李麗就是其中一位,她專門到養殖場學習養鵪鶉,如今也已養了兩年。“去年來打聽的也有二十幾個人。”陳盼說,他要再擴大規模,組建鵪鶉養殖合作社,打響博湖縣鵪鶉品牌,幫更多鄉親養殖鵪鶉,讓大家都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