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沙地治理區,放眼望去,公路旁、村莊里、遠坡上草青樹綠,一派生機。難以想象,這里曾經是荒蕪的沙地。
近些年,內蒙古科爾沁沙地呈現出流動沙地、半固定沙地減少,固定沙地增加的態勢,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變化不只發生在科爾沁。
我國有毛烏素、渾善達克、呼倫貝爾、科爾沁四大沙地,位于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兩屏三帶”中的北方防沙帶,總面積達11.42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陜西、吉林、河北、遼寧、寧夏等地。
經過多年治理,目前,毛烏素、渾善達克、科爾沁和呼倫貝爾沙地的林草植被增加226.7萬公頃,沙化土地減少16.9萬公頃,平均植被覆蓋度分別達到43.62%、42.68%、38.24%和68.27%,實現了生態整體改善。
大工程帶動大治理
在內蒙古多倫縣百萬畝樟子松造林工程項目區,一排排一人多高的樟子松挺立在渾善達克沙地,固守著京津以北這片曾經的風沙源地。
2000年以來,國家在渾善達克沙地陸續啟動了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等重點生態工程。
經過20年的綜合治理,目前,渾善達克沙地森林面積增加594萬畝,達到1346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10.3個百分點,達到23.35%。沙地南緣基本形成了長420公里、寬1-10公里的防護林體系,沙地擴展蔓延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2019年發布的《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40年發展報告》顯示,40年來,三北工程在科爾沁沙地重點建設區共完成工程建設任務329.6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工程啟動之初的10.43%提高至18.49%;毛烏素沙地重點建設區共完成工程建設任務245.0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11.87%提高至17.97%;呼倫貝爾沙地重點建設區共完成工程建設任務37.2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12.36%提高至17.68%。
大工程帶動大治理。四大沙地通過深入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還草、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試點建設等重點工程,因地制宜恢復林草植被,加快了治理步伐。
如今,科爾沁沙地林草植被蓋度持續提高,沙地向內收縮,部分地區呈現出“荒漠變綠洲”的景象,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轉變;陜西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毛烏素沙地即將從陜西版圖“消失”。
創新驅動全民參與
在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后旗努古斯臺鎮科爾沁沙地治理工程雙百萬畝集中治理區,綠色的樟子松、紅色的五角楓、粉色的景天花裝點了科爾沁沙地的秋天。造林工人馬郁峰每天早早地來到林地進行管護。
馬郁峰本是鄰鎮木里圖鎮梅花味精廠的職工,2014年,在項目啟動之初,馬郁峰發動親朋好友組成造林綠化隊,來到努古斯臺項目區,成為這里第一批造林人。
馬郁峰的造林綠化隊得益于科左后旗對造林機制的創新。
“沙地造林,要成活率更要有保存率,過去植樹造林主要靠發動干部群眾義務勞動,成本雖低,但效果不好,年年造林不見林。”科左后旗旗長何志偉說。
為了提高成活率,激發群眾造林積極性,科左后旗采取專業隊保活造林機制,企業先期投入,造林保活3年,3年后根據成活株數結算工程款,保證造林質量。如今,項目區已建成186萬畝,成活率超過95%,計劃今年內完成全部規劃任務。
從味精廠來沙地造林,馬郁峰最初只單純地想著可以增加收入。可沒想到,隨著樹木一天天長高,馬郁峰心中的成就感也愈加強烈。“我現在就喜歡在樹林里轉,活也越干越有勁。”馬郁峰說。
治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而激發全民參與的熱情,不僅需要體制機制活化,還需要科技創新。
在陜西榆林眾多的治沙勞模中,張應龍參與治沙的時間最晚,但治沙面積最大、方法更科學、效果更突出。他堅信,依靠科技的力量,可以恢復沙地生態的自我循環。
2004年,張應龍成立神木縣生態保護建設協會,先后與中國科學院、中國林科院、西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治沙研究所等單位開展科研合作。“治沙造林不是只讓它變綠就萬事大吉了,還需要認識、模擬自然,讓它逐漸恢復自我循環能力。”早在2010年,張應龍就開始重構生態系統的嘗試。
科技成果的應用不僅要讓沙地綠起來,更要讓附近的百姓富起來。張應龍創新了混交造林模式、生態經濟林模式、種九留一模式、十年齡樟子松林下綿羊輪牧模式、林下食用菌天然生長模式等。“老百姓從沙地里能獲得收益,才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治沙中去。”張應龍說。
生態興則產業旺
馬云平怎么也不會想到,當初承包的五荒地會成為現在的“綠色銀行”。
馬云平是內蒙古多倫縣諾爾鎮新民村農民,曾經的家鄉遍是裸露沙丘,地不打糧,牛羊沒草吃,村子里陸陸續續有人搬離。俗話說,窮家難舍。2000年,馬云平承包了附近3700畝荒地,開始了他的造林生涯。
如今20年過去,昔日裸露的沙丘鋪滿了樟子松、檸條、黃柳。最初,老馬只是想著能多種點樹讓牛羊有草吃,現在賣苗木、林下種植中藥材、檸條作飼料,2019年,老馬的年收入達到30萬元,給3個兒子每個人都買了房子和車子。
“我現在一去林地,看著滿山的寶,就心情大好,這才是真正的活銀行。”63歲的馬云平笑著說。
所謂生態興則百業旺,依托良好的生態,昔日荒蕪的沙地成了寶地,通過發展木材、林果、畜牧、林下經濟和生態旅游,曾經飽受沙害的人民收獲了致富果。
9月下旬,正值錦繡海棠的采摘季節,在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希伯花鎮希伯花嘎查錦繡海棠示范基地,紅彤彤的海棠果綴滿枝頭,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希伯花鎮位于科爾沁沙地腹地,2018-2020年,希伯花鎮集中連片建設生態經濟林,3年完成造林10萬畝,其中包括以錦繡海棠為主的果樹經濟林4.6萬畝和以沙棘為主的生態經濟林5.3萬畝,全鎮人均錦繡海棠1.5畝、沙棘2畝,經濟林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
果農滕大勇今年110畝果園采收了15萬公斤海棠果,按每公斤8元估算,今年能有100萬元左右的收入。
生態環境變好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
作為全國治沙英雄石光銀的孫子,今年23歲的石健陽有著和爺爺一樣黝黑的膚色。大學畢業后,主修林業技術專業的石健陽選擇回到家鄉,從爺爺手里拿過接力棒。他計劃將“遠程操控”“網絡營銷”等技術普及給更多人,讓當地民眾在治沙的同時,也能通過林下經濟提高收入,改善生活。
“我愿做扎根沙漠的一棵樹,將治沙造林這件事繼續下去。”石健陽說。
(記者:馬雨晶 孫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