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黃柿子今天的訂單,大概有300到400單,今天黃柿子只采收了800斤,有一部分缺口,明天還得繼續采摘。”
這段時間,正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本地溫室黃柿子的上市期。因為個大肉厚、沙甜可口,五原黃柿子成了市民選擇的新寵。不只本地人喜歡,還受到了全國各地顧客的青睞。某基地負責人趙榮邊打包邊介紹情況。
黃柿子是五原縣的特產,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種植,是多年流傳下來的鄉土品種。它不僅沙甜可口,同時營養豐富、維C含量高,其中蘊含的番茄紅素還具有獨特的抗衰、美白的功效。2014年,“五原黃柿子”就通過了當時的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專家評審,入選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
五原黃柿子(攝影:付曉龍)
趙磊是三黃寶村的村民,幾年前他就開始種植黃柿子。因為資金投入大,又費人工,如果采收的鮮果不能及時銷售,或是賣不上好價錢,種植風險就非常大。很多村民不敢冒險。制約黃柿子銷售的,首先就是運輸問題。因為黃柿子皮薄汁大,在裝卸、搬運、配送等環節中容易出現損耗。過去只能賣到呼包鄂等班車可以到達的地方。2018年,一個小發明套袋包裝解決了黃柿子的運輸困境。
運輸問題解決了,還得有市場。近年來,巴彥淖爾市以“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為引擎,全力創建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線上線下齊發力,推動本地名優特農畜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借著這股東風,五原黃柿子也走進了全國人民的視野。
隨著天賦河套品牌的逐步推進,黃柿子越來越被大眾認可,美譽度和知名度不斷提高,借助品牌效應銷售面也越來越廣,身價水漲船高,供不應求。
品牌就是影響力,有了打得響的品牌,優質農特產才能賣得出去、賣上好價錢。而好價格的背后,是超高的品質。從種子研發、育苗、定植,到施肥、病蟲害防治,再到采收、包裝,種植生產的一系列過程都有嚴苛的標準。
現在,五原黃柿子從溫室大棚到拱棚,再到露地種植,錯開時間差,基本實現了四季生產、全年供應。鮮果市場打開了,本地企業又將目光對準了產品深加工,利用現代技術原果原榨,將黃柿子做成了保鮮期更長、更易銷售的鮮果原汁。鮮果原汁只是第一步,企業還繼續在產品研發上下文章,拓展火鍋底料、西紅柿連鎖餐廳、西紅柿樂園、西紅柿文化節等產業生態鏈。
(作者單位:巴彥淖爾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