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帶你走進絲綢之路上的千年古剎——宗喀大慈宏覺寺
青海,聯藏絡疆、鄰甘通川,自古以來便是多元文化交融、民族溝通互信的圣地。千百年來,各民族人民在這里繁衍生息、共同發展,構建起一條和平統一之路、民族團結之路。
在青海省西寧市,有一座“隱居”在鬧市區的寺廟,方寸之間,巍巍九殿,滄桑過盡,法脈不息……這便是藏傳佛教名剎、歷代班禪駐錫地——宗喀大慈宏覺寺(以下簡稱宏覺寺)。千百年來,它在漢藏交通要道的重鎮上靜靜矗立,見證了唐蕃古道的恢宏繁盛,聆聽過絲綢之路的車馬轔轔,嗅聞過茶馬古道上的悠悠茶香,更鐫刻下漢、藏、蒙等民族千年交流的輝煌歷史和團結印記。
位于青海西寧市區的宗喀大慈宏覺寺
說起宏覺寺的緣起,還要追溯到漢藏民族最廣為人知的那一次“牽手”——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聯姻。進藏路上,文成公主一行曾在青藏高原農牧區交界、也就是現在的西寧地區停留了一個多月,適應高原氣候,準備各項物資。在這期間,她修筑了一座土壇來供奉陪嫁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隨后,公主帶著佛像來到雪域高原,留下這座土壇遺跡,開啟了一段新的傳奇。
此后又過了數百年,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禁毀佛法,不少高僧紛紛出逃,其中的三位——藏繞賽、堯格迥和瑪釋迦——逃到青海隱居修行,被稱為三賢哲。為了符合佛教戒規的要求,三賢哲邀請了兩位漢傳佛教高僧共同為弟子喇欽?貢巴饒賽在丹斗授戒傳法。公元941年,喇欽?貢巴饒賽及藏漢幾位高僧在文成公主當年筑壇供奉佛像的遺址上創建了宏覺寺,可以說,宏覺寺從創立之初,法脈中便流淌著不同民族的共同努力。
北宋時期,宗喀王唃廝啰筑成青唐城,即今天的西寧,也留下了“先有宏覺寺,后有青唐城”之說。到了元代,闊端和忽必烈先后迎請薩迦班智達和其侄八思巴到此弘法。而薩迦班智達和八思巴正是另一段民族團結的歷史佳話——涼州會盟的親歷者。公元1247年,蒙古皇子闊端與吐蕃宗教首領、藏傳佛教高僧薩迦班智達在涼州會盟。
明朝,永樂皇帝敕賜寺名“弘覺寺”,至今在寺院古建的橫梁上還能看到永樂和宣德年間留下的字跡。單明一朝,該寺有五位高僧被封為國師,三大法王駐錫該寺講經傳法,年幼的宗喀巴也曾經在此學習佛法,宏覺寺成為青唐地區冠絕一方的大寺。
宏覺寺古建筑橫梁上留存的明永樂十一年及宣德二年的記錄
到了清代,藏傳佛教格魯派日漸興盛,中央政府先后冊封格魯派首領五世達賴和五世班禪,正式確立了達賴喇嘛與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和政治、宗教地位。公元1780年,六世班禪赴京朝覲,拜賀乾隆皇帝70大壽。乾隆皇帝對班禪在途中的安危冷暖關懷備至,不僅要求各地官員做好迎送,還特派大臣全面重修了宏覺寺,并將修繕一新的寺院賜給六世班禪,自此宏覺寺成為歷代班禪大師在青海的駐錫地,也為即將到來的歷史中一筆濃墨重彩的鮮紅備好了“舞臺”。
時光悄然來到離我們不遠的地方,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時身在青海、常駐塔爾寺與宏覺寺的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在香日德當即致電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表達擁護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擁護解放西藏、實現祖國統一的強烈愿望。
1951年4月22日,習仲勛(前左)率領西北軍政代表熱烈歡迎途經西安赴北京的十世班禪(前右)
1951年4月,十世班禪從宏覺寺出發,進京參加《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即“十七條協議”)的簽訂儀式。4月22日途經西安時,受到了習仲勛和西北軍政代表的熱烈歡迎,這也開啟了習仲勛與十世班禪兩人40年的深厚友誼。
5月,“十七條協議”簽訂之后,十世班禪從北京返回西寧宏覺寺并準備進藏。1951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軍政委員會的主要負責人習仲勛代表黨中央專程來到西寧宏覺寺,為即將首次進藏的十世班禪送行。
習仲勛在西寧宏覺寺為十世班禪赴藏送行雕塑
12月19日,習仲勛在西寧宏覺寺會見了青海省黨政軍代表和來自青海、甘肅各地區、各大寺院的活佛、高僧大德、地方千百戶、僧俗群眾,并主持了為十世班禪進藏的送行儀式。此后十世班禪一行歷經半年多跋山涉水,于1952年6月30日返回歷代班禪駐錫地、格魯派六大寺之一、位于西藏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登上了歷代班禪大師的寶座,舉行了盛大的坐床儀式。今天的宏覺寺里,當年習仲勛與十世班禪會面的房間依然保留著原樣,習仲勛為班禪獻上哈達祝他一路順風的塑像將這個西藏和平解放過程中的重要時刻永久定格。
習仲勛與十世班禪在西寧宏覺寺會面的房間,當時二人就坐在右邊的兩把椅子上交談
回望宏覺寺的千年歷史和法脈,不難看出,它是“金色”的,更是“紅色”的;不僅是一處莊嚴的朝佛圣地,更是愛國愛教、促進民族團結的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基地。
今天的宏覺寺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千年宏覺寺,這座由多民族共同鑄就的藏傳佛教名剎,在歷史長河中織就了一幅美輪美奐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畫卷,今天的人們不斷地為這幅畫卷續寫著更新更美的篇章。
趙樸初題寫的“宗喀大慈宏覺寺”匾額
(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蘇文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