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以下簡稱資源區劃所)牽頭的“北方草甸草原生態修復與智慧管理技術”參加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資源區劃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術與示范”項目屬于“十三五”“典型脆弱生態系統”重點專項第一批立項項目。專項從生態系統整體性視角出發,加強生態恢復,構建國家生態安全保障體系,服務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
項目重點針對我國北方草甸和草甸草原生態系統退化機理、恢復機制及有效治理技術缺乏等問題,從“十三五”規劃有關“美麗中國”“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需求出發,著重開展草地退化恢復機理、退耕地快速重建技術、生態修復技術及智慧生態牧場管理等生態產業技術創新應用等研究,突破了北方草甸與草甸草原退化恢復治理與資源高效利用中生態-生產難以兼容的技術瓶頸,為草原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奠定了技術基礎,為牧區草原畜牧業與草原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牧民收入的穩定持續增長提供技術支撐,為傳統草原畜牧業的現代化轉型提供強勁動力。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北方草甸和草甸草原是北方牧區生產力最高、多樣性最豐富的草場,家畜承載力相當于其他溫帶草原類型的總和,其生態生產價值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牽頭的“北方草甸草原生態修復與智慧管理技術”參加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該研究所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在我國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術與示范”項目的實施對服務未來我國草原生態治理和修復后草原智慧管理實踐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和科學價值。項目成果將為國家和地方政府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提供技術支撐,服務“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及其實踐。
據悉,項目在呼倫貝爾、科爾沁等北方草甸及草甸草原地區建立生態修復和現代化生態草產業示范基地及各類示范牧場,開展大面積技術應用示范,使天然草原產草量增加2.5-3倍,優良牧草比例提高5-10倍,效果可保持5-7年。退耕地栽培草地平均產量提高20%以上,經濟效益提高15%以上。智慧生態牧場技術的實施,大幅提升牧場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牧草利用效率25%以上,增加草畜生產效益15-20%,為牧民草畜精準生產管理提供決策參考。
(原標題:北方草甸草原生態修復與智慧管理技術參加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