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山西、甘肅、新疆的招商團隊萬萬沒想到,會敗給產業發展底子薄、缺人才缺技術的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
經過3年的考察,2018年,中國鈾業有限公司和河北圣雪大成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決定將企業發展的核心版塊落戶開魯縣,打造百億級高端醫藥產業基地。
不僅如此,開魯縣還是全國玉米生物科技和生物醫藥產業圈內的“紅人”,不少業界“大咖”為其背書,該縣生物醫藥開發區建成面積由2014年的8平方公里,擴大到2021年的14.7平方公里,億元以上項目由10個增加到29個,畝均產值達56.1萬元,高于全區平均水平。
從“一窮二白”到全區領先,開魯縣為什么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深入開魯縣生物醫藥開發區,所見所聞無不圍繞一個“變”字……
發展理念之變——
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打破慣性擺脫依賴,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中打造優勢特色產業
過去,開魯縣提出打造“八大產業”,平均用力,結果哪個產業也沒“養大”,經濟發展陷入僵局。
“沒有思想上的破冰,就談不上行動上的突圍?!遍_魯縣黨政領導班子意識到要想打贏經濟發展“翻身仗”,必須打破慣性思維,從“理念”這個思想根源上轉變,搞明白經濟高質量發展方向在哪、突破口在哪。
“方向很明確,就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關鍵是要選好符合開魯實際的產業發展‘突破口’?!遍_魯縣主要領導帶隊調研考察,摸清產業發展的優勢和短板,在多方論證后,選準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玉米生物科技和生物醫藥產業作為突破口,集中資源力量集聚項目、形成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特色鮮明的“玉米經濟”發展圖譜在開魯大地徐徐展開。
開魯縣地處“黃金玉米帶”,年產玉米160萬噸,圍繞玉米做文章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該縣將工業園區定位為“生物醫藥開發區”,緊扣玉米精深加工“產業鏈向下游延伸、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這一發展方向,建立從種到收、從進廠加工到返田促產的閉合鏈條,在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培育新產業中提升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產品達到6個系列160個品種。從玉米到強力霉素,實現增值252倍,土霉素、強力霉素產量分別占全國的48%和18%。
2018年至2020年,該縣工業總產值從38.66億元增加到55.77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9.9億元增加到12.47億元,年均增長12%;玉米生物醫藥產業直接就業人數超過7000人,職工年人均工資達到5.22萬元,促進相關種植戶年均增收4.7億元。同時,產業發展還帶動服務業新增就業近6000人,呈現出一二三產業協調互促、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
發展理念之變帶來縣域經濟質變!
招商方式之變——
按“圖”索“企”圍繞產業鏈選定招商對象,創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
從2014年引進第一家以玉米為原料的生物制藥企業華曙生物開始,開魯縣生物醫藥開發區不斷有新企業“落戶”,到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7家,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企業11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企業研發中心3個。
為啥這些企業對開魯縣“情有獨鐘”?
來到內蒙古圣雪大成制藥有限公司,在與公司董事長高倫深入交談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開魯處在玉米主產區,地方的產業政策就是發展玉米生物科技產業,我們公司從事制藥生產20多年,產業方向也是玉米生物科技,和開魯縣產業發展方向高度契合,有利于企業長期持續發展。”2018年,該公司在全國多地考察后,最后選擇了開魯縣?!皼]有選擇其他地區,因為他們的產業方向不太明晰,開魯這十幾年來一直在搞玉米生物科技,我們從2014年就跟開魯縣政府接觸,經過觀察發現他們在做玉米生物科技產業的時候很執著、很有韌勁、很有定力,我們覺得在這個地方投資興業發展空間非常大?!?/p>
開魯縣圍繞產業鏈招商,有針對性地補鏈延鏈強鏈,按照“玉米經濟”發展圖譜選定招商目標,著力在開展精準招商上下功夫,有效提升招商引資成功率。
該縣依托行業協會對全國30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類型、產品特點、發展方向、轉移趨勢等進行梳理、分析、研判,聚焦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地區,明確并積極對接重點招商對象;主動參加相關行業協會學術研討、年度會議和各類會展,緊盯頭3天“黃金期”,邊掌握最新信息,邊接觸企業界“大咖”,有的放矢進行鋪墊、做細工作;準確把握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產業布局方向,密切跟蹤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動向,潛心研究目標企業最急迫解決的難題在哪里,量身定制解決方案。
針對華北制藥面臨地方園區搬遷整合、產業集中整頓等困境,開魯縣主動提供承接產業轉移方案,黨政主要領導11次登門洽談,最終,在同27個招商地區的激烈角逐中脫穎而出。為了引進圣雪大成、金玉峰集團這兩個鏈主企業,縣委主要領導登門向企業毛遂自薦,組織專業團隊盯跑7年,這兩家企業原本只打算轉移部分生產線,最后把整個生產鏈都搬到了開魯縣。
對認準的企業和項目,開魯縣黨政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無論目標企業態度如何,都不輕言放棄,無論工作多忙,每年外出招商都在50天以上。
憑著這種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的韌勁,該縣成功引進落地億元以上項目11個,集中打造了玉米—淀粉—土霉素—強力霉素、玉米—淀粉—葡萄糖—利福霉素—利福平、玉米—淀粉—山梨醇—維c、玉米—淀粉—抗生素中間體—頭孢4條產業鏈。
招商方式之變帶來產業發展質變!
服務方式之變——
轉變“甲方思維”,把企業家當成自家人,全周期“保姆式”服務讓項目落得快發展好
“最多跑一次”、“拿地即開工”,這樣的高效服務讓在開魯縣投資興業的企業家們獲得感爆棚。
“開魯有很多讓我們感動的地方,尤其是我們剛來的時候,短短1個星期就完成了臨時用電、臨時道路的鋪設,讓我們企業順利進場施工,實現3個月完成主體建設。”內蒙古君業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負責人鄭榮敏對開魯縣為企業提供的“保姆式”服務贊許有加。
寧可程序讓項目,也不讓項目等程序。
該縣投入166萬元,超前完成壓覆礦產資源、地質災害、地震安全、水土保持、文物保護等十個事項區域評估,變企業申請后評審為政府提前服務??h林草部門對項目使用林地在可行性報告階段就提前介入指導,同步勘察和審驗,大大縮短項目審核通過時間。2017年,該縣率先在全區實行“拿地即開工”,為企業全程幫辦代辦領辦,全流程優化審批程序,實行非核心材料容缺受理、承諾辦理,1日內發放施工許可證,保證項目按期開工。2020年以來落地的10個項目,完成用地審批時限與同類地區相比平均減少10天以上,讓企業切身感受到了政府的服務意識和辦事效率。
不讓項目等配套,做好配套等項目。
針對生物醫藥行業對環保、安全條件要求較高的需要,該縣投入4億多元建設園區污水處理廠和固廢、污泥處置中心,以市場化方式開展危廢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創新推出“安全管家”、“環保管家”服務,打消企業顧慮和擔憂;圍繞園區生物醫藥企業對電、汽兩大生產要素的急迫需求,實行園區企業電、汽直供“全覆蓋”。面對能耗“雙控”政策約束,該縣支持圣達生物、圣雪大成兩家企業建設熱電聯產項目,政府投建蒸汽管道,年減少能耗8000噸標準煤;積極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項目建成后,年可就地直供清潔電能8.55億度,置換能耗25.6萬噸標準煤,為更多項目投產運營預留空間。
為企業排憂解難,讓企業輕裝上陣。
開魯縣委牽頭建立一名縣處級領導干部包聯、一名縣直部門負責人跟進、一包到底的“三個一”制度和包聯代辦、承諾盯辦、定期回訪、座談交流“四項臺賬”,每月初由工作專班上門征集企業訴求、月末評估落實成效,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市委主要領導率開魯縣新老班子成員赴蘇、浙、冀等地上門拜訪入駐項目企業總部,交接合作“接力棒”,聽取意見建議,對企業訴求返回后即現場辦公解決,并指派市政府有關負責人每兩個月到開魯縣搞一次現場辦公,市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每半年進行一次現場調度,全力支持企業發展。
鏈主企業華曙生物在建時,由于股東分歧,項目面臨“投產即破產”的窘境,政府果斷出手,幫助協調貸款6500萬元,及時化解企業資金危機,保證項目順利投產;華北制藥項目在建時,由于搶占市場需要,決定提前試車生產,必須同步實現通電、通汽,開魯縣面對至少需要半年完成的工程任務,全力組織攻堅,硬是用3個月時間實現竣工……“這邊的營商環境不是只有領導重視,在辦事的時候,從上到下思想是高度統一的,一切為了把企業引進來,讓企業留下來、發展好,他們的思路都是圍繞這個中心工作來開展的。”內蒙古圣雪大成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倫道出了企業家們的心聲,“我們2018年剛來的時候只有兩家企業,到現在入駐企業有幾十家,正是因為口口相傳,大家才對開魯產生了濃厚的感情,而且事實證明,我們選的這個地方也是正確的。”
服務方式之變帶來營商環境質變!
2021年,開魯縣生物醫藥開發區被內蒙古自治區確定為“內蒙古通遼開魯生物醫藥開發區”,預計到“十四五”期末,園區內玉米精深加工企業將增加到40戶,產業規模將超過600億元,創造90多億元利稅,吸納3萬多人就業。
聚企成鏈,集鏈成群,“黃金玉米帶”變成“黃金投資帶”。
(文: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