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的中國北方,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冰雪尚未消融,卻正是牧民們接春羔的時節。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嵯崗鎮第八生產隊,牧民斯琴巴圖看著棚圈中的小羊羔,難掩喜色。近日,這位“九零后”牧民在自己的家庭牧場內,向記者講述了自己成為草原“新牧民”的故事。
時間回到2017年,從大學畢業的斯琴巴圖辭去了城中工作,回到草原深處搞起了現代化家庭牧場。他意識到,采用放養方式的傳統畜牧業對草原生態環境壓力巨大,于是將自家的羊群牽回棚圈集中飼養,主動讓自家的1300畝草場進行休養生息。同時,斯琴巴圖還用混合了干草、豆粕、玉米粒、蘇打和鹽的新型飼料代替了傳統的干草喂養,在節省資源和減少垃圾同時,更利于牲畜消化吸收。
斯琴巴圖說:“我是從小在草原長大的孩子,隨著父母年事已高,再看著咱們草原,受自然環境的影響逐漸退化,我突然在上班的生活過程中,我突然想到,為什么不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我們逐漸實現機械化養殖,還能把草原保護了,還能增長我們的經濟效益。”
在斯琴巴圖的家庭牧場,粉碎機、撒料機、智能監控和各種農用機械一應俱全。現在他擁有200多只基礎母羊以及80多頭牛、30多匹馬,今年又新添了300多只小羊羔。利用現代機械化養殖方式,幾百頭牲畜的喂養工作只需1個人,2個小時就能干完。2021年,斯琴巴圖的家庭牧場純利潤就達到了近九十萬元(人民幣,下同)。
斯琴巴圖說:“我踏上故鄉這片熱土,從事著我自己喜歡的行業,我希望自己通過我的勤勞與努力,把自己的養殖行業做得更大更規范更好,和附近的牧民兄弟們一起,我們共同發展共同交流,一起過上好日子。”
如今,不少年輕牧民也和斯琴巴圖一樣,轉變了傳統養殖觀念,走上了機械化、規模化養殖的道路。在嵯崗鎮第十生產隊,當地牧民辦起顆粒加工廠,將草根草莖磨碎制成顆粒,解決了牲畜難消化和浪費的問題,每年盈利近百萬元。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隨著當地政府對草原保護的重視和牧民們養殖方式的轉變,呼倫貝爾草原各項生態指標轉好,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呼倫貝爾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由73.1%提升到76.6%,植被高度由30.82厘米增加到36.69厘米,干草產量由每畝115.97公斤增加到每畝126.66公斤。
(文:馬知遠 張東陽 張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