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揭曉,獲獎作品為楊志軍的《雪山大地》、喬葉的《寶水》、劉亮程的《本巴》、孫甘露的《千里江山圖》以及東西的《回響》。
這五部作品中,五位作家憑借各具特色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方式,帶領人們走進深遠的文學世界。
人與自然的主題貫穿始終
對很多讀者來說,楊志軍的名字并不算陌生。他是當代著名作家,著有長篇小說《環(huán)湖崩潰》《海昨天退去》《大悲原》《藏獒》等。
《雪山大地》(作家出版社供圖)
《雪山大地》是楊志軍的現(xiàn)實主義長篇作品。暢銷書《藏獒》之后,他將目光投注回青藏高原曠天大野,書寫高海拔地區(qū)的時代巨變與草原牧人的精神天路。
小說反映了大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帶領青海藏族人民艱苦奮斗,使青藏高原發(fā)生滄桑巨變的壯闊歷史進程。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生態(tài)與發(fā)展的主題貫穿始終,全景式地展現(xiàn)了藏族牧民傳統(tǒng)社會形態(tài)和生活樣貌的變遷。
楊志軍曾真誠地表示,希望雪山大地的故事能講給更多人,“希望自然之愛也是人心之愛,在廣袤的故鄉(xiāng)厚土上,延續(xù)一代比一代更加葳蕤的傳承。”
《雪山大地》亦得到了文學界認可。文學評論家賀紹俊曾評價,小說既有強烈的面對草原問題的憂患意識,更有在真實反映草原人民解決問題、建設新草原的文字里難掩的激情和樂觀。
“安放好了最重要的一部分自己”
聊起鄉(xiāng)村,你會想到什么?是寧靜的夏夜,還是潺潺的溪流?
小說《寶水》(出版社供圖)
小說《寶水》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人到中年的地青萍被嚴重的失眠癥所困,提前退休后從象城來到寶水村幫朋友經營民宿。
她懷著復雜的情感深度參與村莊的具體事務,見證著新時代背景下鄉(xiāng)村豐富而深刻的嬗變,自身的沉疴也被逐漸治愈,終于在寶水村落地生根。
整部作品生動呈現(xiàn)了中國鄉(xiāng)村正在發(fā)生的巨變,四個章節(jié)如同一幅長卷,在四時節(jié)序中將當下的鄉(xiāng)村生活娓娓道來。
寶水,這個既虛且實的小小村落,是久違了的文學里的中國鄉(xiāng)村,那些淳樸的人們,發(fā)散和衍生出諸多清新鮮活的故事。
《寶水》的作者正是作家喬葉。有人說,喬葉榮獲茅盾文學獎并不意外,她的文字很扎實、凝練,著有《最慢的是活著》《走神》等多部作品,曾獲魯迅文學獎等多個獎項。
對這部小說,喬葉亦曾撰文提到,最大的獎賞是“在這小說中,我安放好了最重要的一部分自己。”
文字中的夢幻哲思
從內容和敘事風格上看,小說《本巴》的文字充滿了夢幻哲思。
小說《本巴》(出版社供圖)
它以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為背景展開,追尋逝去的人類童年,講述了一個古老而新奇的故事,塑造了一個沒有衰老、沒有死亡、人人活在二十五歲的本巴世界。
《本巴》通過三場被夢控制的游戲,影子般再現(xiàn)了追趕與被追趕、躲與藏、夢與醒中的無窮恐懼與驚奇,并最終通過夢與遙遠的祖先和并不遙遠的真實世界相連接。
劉亮程曾說,與江格爾史詩的相遇是一個重要契機,“史詩給了我巨大的夢空間,它是遼闊大地。我需要穿過江格爾浩瀚茂密的詩句,在史詩時間之外,創(chuàng)生出一部小說足夠的時間。”
勾畫出一個時代的肌骨
孫甘露是中國當代先鋒文學的代表作家,長篇小說《千里江山圖》回歸現(xiàn)實,書寫了20世紀30年代發(fā)生在上海的一段鮮為人知而又驚心動魄的真實革命歷史故事。
小說的背景是1933年設于上海的黨中央機關的戰(zhàn)略大轉移,與之相關的行動代號為“千里江山圖”,一個驚心動魄、刀光劍影的斗爭故事由此展開。
小說《千里江山圖》書封(出版社供圖)
《千里江山圖》的節(jié)奏很快,開場講述了地下行動小組的會議遭到敵人破壞,一步步帶領讀者走進暗戰(zhàn)的軌道。監(jiān)獄、診所……在場景轉換和故事鋪陳中,塑造了鮮活的人物群像。
曾有作家如此評價《千里江山圖》:氣勢磅礴、結構精巧,幾筆勾畫出一個時代的肌骨、幾個理想主義者的魂魄。
這樣的寫作,對孫甘露來說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他曾寫道,“這個故事發(fā)生的時代已經逐漸遠去,那些隱姓埋名的烈士,那些以假名或者外號出生入死的烈士已經長眠地下。”
“緬懷他們,記述他們的事跡,使其傳之久遠,其旨意正是內在于文明的結構之中,江山千里,綿延不息,田野上、城市間勞作的普通人,擦拭汗水時,當會心懷感念。”他表示。
揭開人性的謎題
“《回響》是確實對人性、對人的當代性有話說、有發(fā)現(xiàn)的,同時它又是用小說家復雜的、反諷的方式表達出來的一部小說。”這是評論家對小說《回響》的評價。
《回響》書封(人民文學出版社供圖)
其作者東西被認為是“60后”實力派作家之一,小說語言簡潔精煉、準確圓融,《回響》是東西繼《耳光響亮》《后悔錄》《篡改的命》之后的第四部長篇小說。
作品通過講述案件偵破過程,將命案偵破化為敘事的內驅力,在緊湊的節(jié)奏、抽絲剝繭的邏輯演繹、詳實縝密的心理剖析中,揭開隱秘的往事與人性的謎題。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特點,小說出版后先后登上中國小說學會年度長篇小說榜等重要文學榜單,獲《人民文學》年度長篇小說獎,并榮獲2021年度“中國好書”獎。(記者:上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