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甘肅、四川交界的黃河沿岸,有一塊被稱為“河曲草原”的肥美牧場。多松村,是青海省南部,黃河邊的一個小村子,位于這片草原的中心地帶。我們從西寧出發,途經龍羊峽水庫,在黃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住了一夜,終于抵達了這里。
我們要去采訪黃河邊的一戶普通牧民。男主人叫扎西曲培,今年41歲。他家里有四口人:他和妻子、兒子、女兒。20歲的兒子在上中專,18歲的女兒在上高中,正好是暑假,他們都在家里幫爸爸媽媽放牧。
每天早晨六點多,天剛蒙蒙亮,他們就起床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扎西曲培養了300多頭牛和400多只羊。早晨起來,妻子和女兒準備早飯,冒著熱氣的奶茶搭配糌粑,通常是牧區早餐的標配。
我們到他們家的時候,扎西曲培的妻子斗格吉怕我們不習慣糌粑,又用羊肉湯給我們煮了一鍋面條,香氣彌漫在整個帳篷里。桌子上擺滿了水果、飲料,用來招待我們。大家盤腿圍坐在燒著牛糞的火爐旁,聽扎西曲培講他的故事。
扎西曲培在家里排行第四,他有三個哥哥,和一個妹妹。
兒子索南尖措在青海省黃南州衛校上學,今年讀二年級,學的是保育專業。
女兒讀高二,暑假之后升高三,她高考的目標是位于成都的西南民族大學。
扎西曲培一天的生活簡單有規律,但也很忙碌。他家的夏季牧場就在黃河邊。早晨,妻子和女兒吃完早飯,就開始擠牛奶。水草好的時候,產量就高一些,一天能擠五六十斤,妻子斗格吉通常會用家里的牛奶分離器,把鮮牛奶進行處理,分離出酥油和曲拉,這樣就可以長時間保存了。50斤牛奶通常能產出5斤酥油和5斤曲拉,行情好的時候,這部分收入大概有300元左右。如果水草不好,產量就沒有這么高。行情不好的時候,價格也沒有這么好。
扎西曲培自豪地說:“我家的牛羊,都是在黃河邊的天然牧場,自由自在地生長,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山泉水,牛羊們很快樂,所以產出的酥油質量也特別好。”不過他說,遺憾的是,他家的酥油價格和市場上養殖場產出的酥油價格是一樣的。
牛羊的價格,也會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波動。一只羊的價格,大概在一千元錢出頭。因為買賣雙方都很有經驗,所以交易的時候,通常都不用上秤,他們的眼睛就是秤,看一眼就能基本判斷這只羊的價格。牛的價格相對高一些,三五千(元)、七八千(元)一頭的行情都有。
現在我們所在的牧場,是扎西曲培家的夏季牧場,他們管它叫夏窩子。天氣漸漸涼了,到十月份的時候,他們就要轉移到冬季牧場,也就是冬窩子了。在夏窩子,他們用太陽能電池板發電,存儲到蓄電池里,家里的照明、手機充電、牛奶分離器等日常用電都沒有問題。妻子擠牛奶的時候,扎西曲培就出發去放牧了。放牧有的時候騎馬,有的時候騎摩托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現在治安好了,生態也好了,不用擔心有人偷盜牲畜,擔心的主要是狼。憑借多年的放牧經驗,他能感覺到羊群附近有沒有狼,如果沒有,他中午就放心地回家吃飯。如果感覺有潛在的危險,他就吃點自己帶的干糧,一直看護著羊群。
扎西曲培說,他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兒子畢業以后,愿意做什么,他尊重兒子的意愿。兒子索南尖措說,他打算中專畢業之前考一個教師資格證,將來找工作有優勢,或者去參加公務員考試。女兒仁青卓瑪在黃南州民族高中就讀,暑假之后就升高三了。她的學習成績很好,一心想著去成都讀大學。臨走的時候,我要給他們一家拍個合影。仁青卓瑪悄悄地把媽媽拉到旁邊,換上了一身藏服。后來我把照片發給她,她開心地回復說,好美啊。
離開這片草原的時候,帳篷頂上冒著裊裊炊煙。眼前的黃河,就像這個家里的母親,靜靜地流淌,流淌著愛和溫暖。
(監制:賴向東、黃豁,策劃:蘭紅光、陳凱,統籌:王毓國、費茂華、史衛燕、邢廣利、張宏祥,記者:張龍、王靜頤、邢廣利,視頻剪輯:新華社攝影部AIGC實驗小組王靜頤,新媒體編輯:鄧堅、徐嘉懿、周大慶、程婷婷、王靜頤,美編:穆問春、王靜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