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萬畝,是2023年6月以來內蒙古日均防沙治沙速度。
數字的背后,是日益擴張的“綠色版圖”,更是無數治沙人的苦戰鏖戰,是超前的謀劃和科學的治理,是內蒙古牢記“國之大者”、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決心和擔當。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內蒙古考察,并主持召開了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發出了堅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的動員令,并親自部署了“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10月,《國務院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印發,再次部署全力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
號令一出三軍動,堅定自覺打主攻。作為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集中、危害最嚴重的省區之一,內蒙古全面打響“三北”工程攻堅戰和三大標志性戰役,跑出防沙治沙“加速度”。
鄂爾多斯開展飛播撒播造林種草試驗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鏖戰沙海
寒冬臘月,治沙人仍在忙碌著。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陰山北麓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區,滿載著沙米、油蒿、梭梭等植物種子的飛機正進行飛播種草。1月5日至今,已完成飛播種草面積50.68萬畝。作為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的重要內容,陰山北麓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正在持續推進。
“一年四季不停歇,防沙治沙一直在路上。”烏拉特后旗林草局局長蘇俊說。
烏拉特后旗治沙人的狀態,也是內蒙古各地大抓生態建設的狀態。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結束后,內蒙古第一時間成立了由自治區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組建規劃編制專班,啟動“三北”工程六期規劃和三大標志性戰役實施方案編制工作,規劃的5個治理區域和11個重大工程全部納入國家“三北”工程規劃,全區103個旗縣(市、區)全部納入“三北”工程實施范圍。
“立即進入沖鋒奪隘的戰時狀態”“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地把‘仗’打起來”。一批批工人和物資進駐沙漠,一臺臺機械開進沙漠,一場場全民動員的治沙大會戰啟動,內蒙古大地掀起了防沙治沙集中攻堅熱潮。
在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區,鄂爾多斯市本級安排配套資金3億元,通過栽植沙障、造林種草、光伏治沙等措施,日均治沙面積超過1萬畝。達拉特旗成立了蘇木鎮街道、旗直部門、企業社會團體、民兵、青年學生、農牧民等6支治沙攻堅隊,沖鋒在防沙治沙第一線。巴彥淖爾市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搶進度、抓質量,2023年開工21個生態建設和治理項目區,完成生態建設治理13.01萬畝。烏拉特后旗在位于陰山腳下的西補隆林場探索用10種材料做成沙障,防止烏蘭布和與巴音溫都爾兩大沙漠越過陰山“會師”。
赤峰市翁牛特旗科爾沁沙地烏白線穿沙公路旁,工人正在埋稻草沙障
在科爾沁、渾善達克兩大沙地殲滅戰區,通遼市實施“五個千萬”工程,推動沙區生態、生產、生活融合發展;赤峰市在翁牛特旗開展以工代賑試點,充分調動群眾參與防沙治沙積極性。
在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區,阿拉善盟打響阻沙匯合阻擊戰、阻沙入河攻堅戰、河西走廊保衛戰、阻沙上山持久戰、阻沙斷路運動戰等“七大戰役”,堅決遏制巴丹吉林、騰格里兩大沙漠交匯連片,阻止沙漠東侵南移,保衛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
越是艱難越要上,不達目的不罷休。2023年,內蒙古防沙治沙950萬畝,較2022年增加100萬畝以上。在黃河邊、在沙漠“握手”之處、在沙漠和城鄉間、在沙漠腹地,一片片黃沙披上了“金甲”,一道道綠色屏障拔地而起,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日益牢固。
科學賦能、典型帶動創新治理
這幾天,在黃河“幾字彎”南岸的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現場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景象:光伏板下,治沙民工聯隊施撒蘆葦、沙柳等固沙植料,無人機穿梭于已鋪設好固沙植料的光伏板間,將節水灌木種子均勻撒播,等到春季來臨,這些種子就會成為庫布其沙漠中的一抹抹新綠。
億利庫布其光伏治沙項目負責人賀鵬飛介紹,該項目年可發送綠電41億千瓦時,配套的板下治沙固沙工程可實現治沙10萬畝。下一步,將通過板上發電,板間、板下統籌兼顧特色生態修復、經濟作物與相關產業協同發展的方式,打造“一地多用”立體生態修復模式。
準格爾旗“沙戈荒”光伏生態治理項目施工現場正干得熱火朝天
在內蒙古,光伏治沙已經遍地開花。抓住國家“沙戈荒”大基地建設的有利契機,內蒙古大力布局光伏治沙基地。在烏蘭布和沙漠、在庫布其沙漠,昏黃的沙海正被一片片藍色覆蓋,藍海之下,各種經濟作物保持水土、產生效益。光伏治沙向光要電減排、向沙要綠固碳、向綠要地增收,實現了沙漠增綠、企業增效、資源增值的良性循環。
以光伏治沙為例,科技的賦能,產業的帶動,在內蒙古,防沙治沙已經成為一項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兼顧的大事業,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條新路。
2023年秋天,磴口縣防沙治沙局傳來好消息:王爺地蓯蓉生物有限公司四翅濱藜接種肉蓯蓉試驗成功!
“同樣作為干旱地區造林的先鋒樹種,四翅濱藜接種肉蓯蓉每畝年產鮮食肉蓯蓉300公斤以上,產量、產值均是傳統梭梭接種肉蓯蓉的3倍之多,肉蓯蓉被納入‘食藥同源’物質目錄后,將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下一步我們要在全縣推廣,在防沙治沙的同時帶動更多農牧民增收。”磴口縣防沙治沙局副局長韓應聯說。
“產業+治沙”模式將沙地變寶地,在內蒙古已經具有成熟的模式,成為沙漠地區重要的發展方式之一,四翅濱藜接種肉蓯蓉,將為沙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和機遇。
翁牛特旗,曾經全旗40.36%的土地面積被科爾沁沙地覆蓋,人民飽受風沙之苦。直到13條穿沙公路修好,五橫八縱將全旗境內的科爾沁沙地切割成若干生態治理區,不僅方便治沙物資、治理措施進入沙漠腹地,也打通了沙區經濟發展的動脈。如今,翁牛特旗80.3%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以路治沙”作為防沙治沙的一大創舉,正在被廣泛推廣。
在70多年的防沙治沙實踐中,內蒙古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綠色奇跡,總結出了“庫布其模式”“磴口模式”等模式,探索出了光伏治沙、以路治沙、低覆蓋度治沙等科學模式,還挖掘出“前擋后拉”“先治洼、后治坡”等行之有效的“微創新”和“土辦法”。在“三北”工程攻堅戰和三大標志性戰役中,這些科學的方法和典型經驗被全面梳理總結、有效推廣應用,正在成為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的有力“武器”。
“‘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防沙治沙將是2024年的投資重點。”1月17日舉行的全區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明確指出。抓住機遇,大干快干,決戰決勝,內蒙古正努力讓一張張“藍圖”變成“實景圖”。
(記者:霍曉慶,圖片來源:草原全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