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草原生態持續惡化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不斷增加。”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科協主席趙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草牧業即將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要像重視農業一樣重視草牧業。
趙吉在調研中了解到,2010年、2015年到2020年,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分別為51%、54%、56%,鮮草產量從9.7億噸增加到11億噸以上。北方天然草原(包括荒漠)是國家優質草畜產品生產基地。
“近些年來,我國的糧食消費結構中,口糧占比逐年下降,而飼料用糧已占到我國糧食總產量的40%。”趙吉告訴記者,草牧業本身就是糧食安全特別是“肉庫”“奶罐”的重要保障,發展草業其實是剛性需求。
草牧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趙吉在調研中也發現,草牧業高質量發展任務還任重道遠。“天然草地生態安全屏障功能與畜牧業生產功能不強、人工草地優質草種缺乏保障、良種繁育技術偏弱、草原生態安全功能維護與高質量發展還不匹配。”
趙吉在《關于“立草為業”推動草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中建議,大力提升草原管理的數字化水平。嚴格落實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促進草原休養生息與自然恢復;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建立草原生態安全數據中心,將草原監管方式由“管畜”向“管草”轉變。制定草原生態保護與合理利用相關標準,開展草原生態質量、保護成效與草畜平衡評價,保護天然草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多功能性。
“大力推進現代草牧業高質量發展,像重視農業一樣重視草牧業。”趙吉認為,肉蛋奶也是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要以大農業思想為指導,推行藏糧于草,將高標準人工草地建設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范疇。將優質牧草列入作物系列,在水熱條件適宜地區,因地制宜開展羊草、苜蓿、冰草、燕麥等優質高產飼草料基地建設;在黃河幾字灣、東北農牧交錯區等條件適宜地區,建立高質量、集約化現代草業與畜牧業生產基地;在干旱與半干旱區的農牧交錯帶,發展旱作型多年生人工草地,做到生態與生產的雙贏。
“要大力提升草業科技創新支撐能力。”趙吉建議,加強草學學科發展,確立草學二級學科設置,成為與農學、林學并列的新型學科;實施牧草種業工程,加強羊草、黃花苜蓿、冰草等鄉土優良品種保護與選育,穩步實施良種補貼政策,提升草畜種業自主保障水平,解決草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卡脖子”問題。統籌設立草牧業重大科技專項,強化基礎與應用科學研究,支撐草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建設國家草業技術創新中心。”趙吉在提案中建議,在內蒙古布局建設該中心,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培育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產業鏈;科技部對中心在項目立項方面給予穩定的科技專項支持,持續推動草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和全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文:高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