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在山的懷抱里,山,在湖的心尖上。愛在美麗的冬格措納,山湖相守,生生世世;愛在深情的冬格措納,天地相依,最美是你……
一群極致浪漫的人,在一個極致浪漫的湖邊,搞了一場天地之間的浪漫大秀!
6月28日,BODPASHOW蕃巴秀牽手SANDRIVER沙涓,在“秘境果洛·天上瑪多”圣潔浪漫的冬格措納湖邊,上演了一場“黃河之源·果洛牦牛絨生態時裝秀”,湖光瀲滟、華服璀璨,一場極致美好的視覺盛宴,也開啟了“天上瑪多”婀娜的夏天。
這是一支由果洛當地青年模特和淳樸牧民組成的高原氣息濃郁的模特兒隊伍,他們以天地為幕,以雪山湖泊為景,身著特色牦牛絨服飾,走在冬格措納湖畔,鳥鳴聲、風聲、音樂聲和諧奏鳴,一場自然與時尚完美融合雪域時裝大秀。
冬格措納湖,藏語意為“一千座山圍成的湖”,坐落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花石峽鎮,湖面海拔4085米,面積247平方公里,湖泊蓄水量71億立方米,被當地藏族群眾奉為“神湖”,2014年被列入國家濕地公園。
冬格措納湖所在的瑪多縣,素有“黃河之源、千湖之縣、中華水塔”的美譽,是黃河源頭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大小湖泊5849個,其中著名的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等。
這場時尚秀緣起于上海對果洛的支援故事……
牦牛是青藏高原離不開的“高原之舟”。自古以來,藏族牧民就有收集牦牛毛絨制作氈帳和藏袍的傳統。在產絨季節,一只牦牛平均產絨量不超過300克,除無法使用的雜質和不能制衣的粗毛,經過后期的清洗和分梳,能用的牦牛絨幾乎只剩下總產量的不足一半,這樣的品質及產量,讓牦牛絨的經濟價值和人文價值,尤其珍貴。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是上海對口援助地區。上海援青干部在調研中發現,果洛牛羊絨資源豐富、傳統手工藝人富集,有著濃厚的編織技藝氛圍。而且,如果能把牦牛絨產品開發出來,當地牧民特別是女性以及弱勢群體,將會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如果能構建起一條成熟的牦牛絨產業鏈,就可以將果洛與上海等發達地區緊密連接在一起,反哺和賦能果洛當地的經濟發展。
2023年10月,在上海援青干部的對接下,上海沙涓時裝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果洛當地牦牛數量眾多,長期以來牦牛絨卻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沙涓公司嘗試,通過技術改良和培訓,讓牦牛絨被當地牧民按照標準細心篩選,并進入到沙涓的“制造旅程”,成為引領時尚的藝術品,讓牦牛絨的附加值大為提升,然后將這些采收利潤直接回饋給牧民,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如此,當地牦牛絨產業也會同時蓬勃發展起來。
2024年5月中下旬,青海果洛瑪多縣和瑪沁縣兩地的牦牛絨工匠分批被選派到上海沙涓氆氌研發中心工坊參觀學習,從組裝、穿經、繞線、接觸氆氌紡織機器開始,開啟牦牛絨創新之路。
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冬格措那湖畔的牦牛絨生態時裝秀終于水到渠成。
2023年6月,“聚優品·惠萬家”上海援青“五五購物節”滬果優品系列活動首次進入上海。“滬果優品”首批七大類28款商品,以最具果洛特色的牦牛肉、藏羊肉為主打,同時還集結了瑪沁的有機牦牛酸奶、瑪多的香辣羊肉、甘德的赤松茸、達日的手撕牛肉干、班瑪的藏雪茶、久治的藏式鹵牦牛肉等,高原鮮明特色的果洛產品在上海市場一露面,立刻受到消費者喜愛。
近年來,地處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緊緊圍繞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目標,“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依托當地豐厚的文化資源,打造特色品牌,助推旅游發展。按《果洛州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總體規劃》,將著力開發高原生態廊道穿越之旅、母親河黃河感恩溯源之旅、紅色文化感悟體驗之旅、格薩爾史詩文化探秘之旅等精品旅游產品線路。
上海援青干部、瑪多縣委副書記、副縣長王啟洋介紹,2023年瑪多縣完成了全縣旅游規劃方案編制,探索開展瑪多全域生態體驗工作,“希望三年援青能把當地文旅產業發展的基礎打好。未來,農牧民收入渠道進一步拓展指日可待。”
(文字/攝影:中國網記者王金梅,視頻來源:“i金山”視頻號)